隨著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等電子半導體產業的迅猛發展,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已成為工業水處理領域的“重點難題”。這類廢水成分復雜、水質波動大、污染物類型特殊,本文將介紹一家專注電子半導體廢水處理的環保公司——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處理這類廢水的。
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外商投資的環保企業,于2011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致力于為電子半導體廢水處理提供完整的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解決方案,業務板塊涵蓋EPC工程、提標改造、污水站運維等。依斯倍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處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表面處理電鍍、汽車制造、涂裝生產線、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半導體、航空船舶、金屬加工等行業。
一、電子半導體廢水的核心特點
半導體制造涵蓋清洗、蝕刻、光刻、電鍍、研磨等多道精細工序,每道工序排水特性差異顯著,整體呈現四大典型特征:
1. 成分高度復雜:廢水中同時含有酸堿物質、重金屬、氟化物、難降解有機物、氨氮及懸浮物,多種污染物交織增加處理難度;
2. 水質水量波動大:不同工藝段排水的pH值、污染物濃度差異懸殊,且生產班次調整、設備啟停等因素,會導致廢水排放量和水質頻繁變化;
3. 含特殊難處理污染物:例如氟離子易與水中鈣、鎂離子結合形成沉淀,可能堵塞處理設備;部分有機物結構穩定,常規處理技術難以降解,需借助高級氧化手段。
二、電子半導體廢水處理工藝與技術路線
針對電子半導體廢水的特性,行業普遍采用“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綜合回用”的核心策略,構建多環節協同的處理體系,具體流程如下:
1. 分類預處理:源頭拆分,針對性治理
含氟廢水:采用石灰或氯化鈣沉淀法,通過投加藥劑使氟離子與鈣離子結合生成氟化鈣沉淀,再經絮凝、沉淀工藝分離去除;
含重金屬廢水:調節廢水pH值后,投加硫化物或氫氧化物藥劑,讓重金屬離子轉化為不溶性固體沉淀,實現固液分離;
有機廢水:利用Fenton氧化、臭氧氧化等高級氧化技術,破壞難降解有機物的分子結構,或通過活性炭吸附去除殘留有機物,降低后續處理負荷;
酸堿廢水:先進行中和反應,將pH值調節至中性范圍,再排入綜合處理系統。
2. 綜合處理與深度凈化:協同凈化,推動水資源回用
各類預處理后的廢水混合后,先經混凝、沉淀、過濾工藝去除水中懸浮物和殘留雜質;隨后引入膜處理技術進行深度凈化,不僅能進一步截留污染物,還可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回用率可達60%-80%,大幅減少新鮮水采購量與廢水排放量。
3. 濃水與污泥處置:末端管控,規避二次污染
膜系統運行中產生的濃水,需通過蒸發結晶或高級氧化技術進一步處理,降低污染物濃度;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因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屬于危險廢物,經脫水減容后,必須交由具備資質的單位合規處置。
電子半導體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綠色發展離不開先進的電子半導體廢水處理技術支撐。企業需加大環保投入,選用科學適配的處理工藝,逐步推動廢水“近零排放”,在保障生產高效運行的同時,切實履行生態環保責任,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如果有工業廢水處理需求,歡迎撥打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的聯系電話:4008286100。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