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國家環境保護形勢嚴峻,環境保護監督部門的工作壓力相當大。在日常生產過程中,排污企業應隨時準備檢查自己的廢水處理環保設備的運行情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學習環境保護知識,掌握污染防治設施的運行方法。那么在接受環保部門檢查時應準備哪些材料呢?下面依斯倍環保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或者有關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現場檢查時,可以要求被檢查單位根據需要提供相關信息。
(1)污染物的排放。這主要是指排污企業日常排放的污染物指標。一般來說,水處理設施是第三方的檢測合格報告。如果安裝了在線檢測設備,應根據規定記錄日常檢測數據,隨時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況,避免超標。當環保人員來訪時,這是第三方檢測公司提供的必要材料。
(2)污染物處理設施的運行、運行和管理。這主要是排污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日常運行的記錄,一般水處理設備,包括泵啟動、風機啟動、溶解氧檢測、污泥處理設備使用、如何運行等細節。排污企業的操作人員應始終養成良好的習慣,準確記錄設備的運行,一般可以要求設備制造商提供日常運行管理樣本表,每天記錄,每周總結。當環保人員來檢查時,應該拿出真實的操作記錄,以提高廢水處理環保設備正常運行的可信度。
(3)監控儀器、設備型號、規格和驗證。這是為了調查操作經理對企業的檢測儀器的熟悉程度,企業也應該注意日常檢測儀器的日常記錄。
(4)采用的監測分析方法和監測記錄。監督排污企業是否對日常檢測負責,做好日常記錄,方便環保人員快速解釋方法,檢查監測記錄。
(5)限期治理的實施情況。如果環保人員在上次訪問時發現一些需要整改的問題,他們將在下次訪問時檢查上次限期治理的一些實施情況。在限期執行過程中,這些東西也應盡可能形成文字材料,以盡快達到整改標準。
(6)事故及相關記錄。一旦發現排放超標,應立即調整污染防治設施的運行,及時采取相關措施,更好地記錄,方便環保部門檢查問題原因,指導我們盡快解決問題。
(7)與污染相關的生產工藝和原材料的使用信息。排污企業應該熟悉自己的生產環境,整理相關信息,隨時處理訪問。
(8)其他與水污染防治有關的情況和信息。這就要求排污企業加強環保學習,掌握環保知識。
以上8項是排污企業一般必須準備適當的書面材料,可儲存和污染防治設施操作室,方便環保人員的檢查。
以上就是依斯倍環保小編聊的排污企業在接受環保部門檢查時應準備哪些材料,希望對您有幫助。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ntjhhb.cn 轉載請注明出處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